健康医疗技术前沿专题研讨会暨IFMBE亚太区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2024年1月17日,在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IFMBE)亚太区理事会(CoS)的支持下,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联合主办的 “健康医疗技术前沿专题研讨会暨IFMBE亚太区工作会议(Symposium of Frontier in Development of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 IFMBE AP Region Consultation Meeting)”在深圳举行。
研讨会邀请了IFMBE候任主席及亚太区各成员单位代表及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经验,并就如何推动健康医疗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的发展布局展开了深度探讨。
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先进院副院长、IFMBE执委郑海荣院士主持。郑院士首先对来自亚太区的各位嘉宾代表和参会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会议的背景。
随后,学会理事长胡盛寿院士致辞。胡院士强调,学会一直秉持“专业化、融合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专注于“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国际影响力”四大能力建设。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学会在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学术事务、为广大会员服务、推动学术进步方面的努力。未来,学会期望在国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IFMBE主席Ratko Magjarević线上发来欢迎词, IFMBE候任主席林康平教授代表IFMBE致辞。林教授首先感谢学会、深圳先进院和IFMBE亚太区理事会,并表示学会与IFMBE的合作从不同类型的会议开始已延续了几十年。特别是在郑海荣院士成为执委后,亚太地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他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充满信心,认为将进一步促进亚太地区学术交流和全球合作的蓬勃发展。
主题报告环节,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圳先进院、台北中原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南方科技大学、泰国乌汶大学、东南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西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嘉宾,分享了肌肉骨骼组织工程、脑成像技术、多模态光声成像技术、高场磁共振射频开发、变焦磁共振成像技术、产前保健计算技术、可穿戴医疗及AI早期诊断、基于AI的婴儿哭声识别技术、游戏成瘾的fNIRS监控技术等主题的研究成果及产业化经验。与会人员针对健康医疗技术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和未来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为推动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后附日程)
IFMBE亚太区工作会议于深圳先进院同期举行。会议由IFMEB执委、亚太区代表郑海荣院士和IFMBE亚太区工作组组长James GoH教授共同主持,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多个成员单位代表参会。会议主要就亚太地区2023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24年的整体工作进行了规划。
1 共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