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轮通知
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CBME'2013)将于2013年10月18日(周五)~21日(18日报到)在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生物医学传感与技术分会、生物医学信息与控制分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联合主办,由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四川省认知科学学会承办。
会议旨在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研究生以及企业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报道信息科学、电子科学、生物科学、医学、脑认知科学、光学、仪器仪表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增进相关领域学者及工业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医学学科,为保障和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工业界代表就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及交叉前沿、最新成果、产业前景、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主题报告;举办专题研讨会,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及学术界与工业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进行青年论文竞赛,为年轻学子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两年一度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上届年会的正式参会代表有500余名),它涵盖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主要分支学科及研究方向。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向本届年会投稿,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及相关企业积极参会,共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
大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传感与技术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信息与控制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
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
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
承办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认知科学学会
大会主席团:
执行主席:
尧德中(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成员(总会及各分会或专业委员会负责人):
樊瑜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
陆祖宏(东南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主任委员)
高上凯(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主任委员)
王 平(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主任委员)
周宜开(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传感与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冯前进(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信息与控制分会主任委员)
卢虹冰(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赵显利(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理事长)
姜 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理事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顾问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名)
王威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
韦 钰(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
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
李朝义(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陈亚珠(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俞梦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
地方组织委员会
主席:李永杰(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委员:李 科 袁 勤 张 琼 黄百灵 刘贻尧 程 媛
唐小乔 文 龙 韩晋东
青年论文竞赛评审委员会
主席:陆祖宏(东南大学教授)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名。每单位一名委员。本名单将根据投稿情况补充有关单位的专家)
万明习(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王 平(浙江大学教授)
邓玉林(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田学隆(重庆大学教授)
卢虹冰(第四军医大学教授)
李德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陈华富(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
陈武凡(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陈思平(深圳大学教授)
周宜开(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徐运忠(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秘书长)
徐学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高小榕(清华大学教授)
蔡新霞(中科院电子学所研究员)
|
会议专题
01.
|
MRI、CT、PET等医学成像技术
|
16.
|
医学光子学与光电医学工程
|
02.
|
生物医学超声技术及应用
|
17.
|
核医学、放射物理及应用
|
03.
|
生物医学仪器
|
18.
|
生物学与物理治疗
|
04.
|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芯片技术
|
19.
|
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
|
05.
|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
|
20.
|
临床工程与康复技术
|
06.
|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与可视化
|
21.
|
中医药工程
|
07.
|
医疗信息系统(含远程医疗等)
|
22.
|
医学成像新技术与临床应用
|
08.
|
神经工程(含脑机接口等)
|
23.
|
脑功能成像
|
09.
|
生物信息学与生物数据库
|
24.
|
脑网络
|
10.
|
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
|
25.
|
视觉机制、模型与图像分析
|
11.
|
生物材料与微、纳米生物技术
|
26.
|
脑电/磁共振新技术的认知应用
|
12.
|
生物力学、组织工程与人工器官
|
27.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
|
13.
|
生物电磁学
|
28.
|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
|
14.
|
分子电子学
|
29.
|
其他相关内容
|
15.
|
生物光子学与光学分子成像
|
|
|
关于自由申请会议主题:
为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效果,有关专家可以针对上述未列出的某个专题,自由申请会议主题。要求专题分会召集者自己积极联系稿源,如专题投稿少于5篇,届时会务组将会把稿件合并到其它相关或相近的主题下。
有意组织新专题的专家,请在规定的时间内(见"重要时间")将有关简介(含专题名称、专题涵盖的主要研究方向、专题召集人的姓名、单位、职称、研究方向、成果概况等,不超过300字)发给会务组。
会务组在对自由主题申请进行评估认可后,将及时通知申请人,并将以会议通知的方式协助申请人征集稿件。稿件由专题申请人负责收集,并负责对稿件质量的审查。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论坛
近半个世纪以来,生物医学工程学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的进步,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生物医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及医疗器械产业的结构和面貌,是近50年来发展最快、成果极丰的一个学科领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在30多所大学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8个生物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国内设立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则已超过150所。
为了增强各高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之间的交流,以深入了解、取长补短,进而促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迈上新台阶,本次会议特设立"学科建设论坛"。其组织与运作方式如下:
(1)欢迎所有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包括相近的医疗仪器、生物医学信息工程等)专业(本科或/和研究生层次)的高校、科研院所向本论坛投稿。稿件内容可包括:师资队伍现状与需求规划、研究生招生及科研方向、学科特色与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等。
(2)稿件中可以包含各种单位网址、联系信息及各种图片信息。
(3)稿件请采用"征文要求"中给出的模板,长度不超过10页,大小不超过10M。
(4)来稿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学科建设论坛+单位名称"。
(5)参加该论坛的单位注册费:3100元(1位会议代表注册费1100元 + 单位信息展示费2000元)。
(6)稿件将收集到专门的光盘中,分发给所有参会的代表及厂商,同时将先期在会议网站上发布。
(7)论坛将邀请国务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会评专家、部分单位代表在"学科建设论坛"上做专题演讲。
重要时间
自由主题申请:2013年6月30日截止
全文投稿时间:2013年5月5日~7月30日
全文录用通知:2013年8月20日(通过email及会议网站公布)
修订论文提交:2013年8月30日截止
会议注册时间:2013年8月20日~9月10日
会议召开时间:2013年10月18日(周五)~21日(18日报到)
征文要求
1. 论文投稿要求:
a)投稿以原创性论文为主,应突出作者的创新与成果,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推广价值。我们同样欢迎本领域专家总结自己近年工作进展的综述性论文。注:所投本次会议的稿件既可以是尚未发表的原创性成果,也可以是结合自己已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的综合评述。
b)本次会议的目的旨在加强交流。为尊重多数投稿人的意愿,会议论文集将以光盘形式汇总后奉献给大家。因此,参会交流的论文仍可以转投其它会议或期刊,与本次会议投稿不发生冲突(本次会议不存在版权转让问题)。
c)参加青年论文竞赛的作者请在首页第一行打印:青年论文参赛论文。参赛作者必须是论文第一作者(且届时必须到会做报告),年龄在35岁以下(请在论文首页页脚注明出生年月)。参赛论文必须是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过。优秀青年论文奖将由到会专家组成的青年论文竞赛评审委员会评比得出,并设立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经作者同意,评选出的优秀青年论文将被推荐至《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 Compendex检索)全文发表。
d)所有投稿者,请严格按照给出的论文模板及格式要求用WORD排版。对于青年竞赛论文,页数不少于3页,不超过5页;对于其它论文,页数不少于3页(不设上限)。详见"投稿模板及投稿须知"。
e)所有投稿者,请注意在论文首页页脚同时注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单位、电话、电子邮件地址)。
f)来稿请注明论文所属征文范围中的类别。
2. 投稿方式
通过Email: CBME2013@gmail.com
日程安排(具体见后期详细日程)
1)2013年10月18日(周五)下午:报到
2)2013年10月19日~20日全天、21日上午:会议
3)2013年10月21日下午:参观成都大熊猫基地(或金沙遗址博物馆)
4)2013年10月21日晚上:离会
会议注册费
在规定的会议注册时间之前:学生(900元),非学生(1100元)
在规定的会议注册时间之后:学生(1000元),非学生(1200元)
会议注册费含整个会议期间的用餐、资料费。
(详细的注册方式见会议网站的注册信息更新)
联系方式
会务联系人:
李永杰 13980056571,Email: liyj@uestc.edu.cn
程 媛 028-83206978,13348818045,Email: chengyuan@uestc.edu.cn
会议赞助联系人:(赞助方案见会议网站)
李 科 028-83204117,13980089987,Email: like@uestc.edu.cn
传 真:028-83208238
会议网站:http://www.neuro.uestc.edu.cn/cbme2013/
通讯地址: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4号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610054
1
共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