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

第六届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论坛--健康物联网技术及其产业会讯

2014-03-24 来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分享:

2014年3月21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第26届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健康物联网技术及其产业"。

近年来,慢病的井喷发展态势对疾病医学模式形成了挑战,医学模式的变革是时代必然。人类健康工程建立在钱学森工程科学和人体系统科学思想基础之上,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经过二十余年对中国和世界医疗发展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而提出的新道路和新理念。

 

论坛上俞梦孙院士做了"健康工程与健康物联网"的报告,强调人类健康工程的核心理念是以提高人体系统稳态水平为目标,把工作重心从"病"转向"人",转向 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功能状态的变化;从"治病"转向对适应环境过程中人的状态的"动态调整",使之与环境的改变相协调,从而提升人体自组织功能,祛 除疾病、促进健康。健康系统工程的核心技术包括三大部分:人体生命信息的感知(Sensing),人体整体健康状态的辨识(Identifying)和人 体健康状态的调节(Regulating)。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维持和增进整体健康的目的,因此也称为SIR模式。健康系统工程与现代物联网 技术的结合,直接产生健康物联网这一新型技术,因而能够实现最大范围的普遍化,是可预见的、在短期内应对上亿慢性病群体的唯一手段。健康物联网是借助于互 联网信息传输形式,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健康状态辩识与调控技术,对人的健康(包括疾病)进行网络化管理,进而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祛除疾病、预防疾病的系统 工程。健康物联网将"物联网"及其应用与民生结合最为紧密的医疗卫生及健康产业联系起来,将产生一个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形态——"健康物联网工程"和"健 康物联网经济",它将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巨大的支撑,并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保健模式。


 

 


 

 


 

论坛还邀请了李祥晨教授、董秀珍教授、倪志勇博士分别在"健身物联网"、"健康物联网"、"学科发展"等方面为参会专家及与会者呈现精彩报告。俞海总经理 应用已有产品,结合实际向参会专家及与会者展示"健康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一小时的讨论环节中,近200位与会者真诚热烈的提出问题、探讨 问题,会场学术氛围浓烈!

与会者对本次论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论坛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发展方向,对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提供了高含金量指导。

1 共 1页 

  • 京ICP备10213657号 京公网安备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