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

学会与北医三院共同承办举行中国科协第76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2013-06-12 来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分享:

2013年6月7日-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办,北京市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76期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期沙龙主题为"脑细胞外间隙:认知科学与脑病诊治研究的新空间",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韩鸿宾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樊瑜波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任秋实教授共同担任领衔科学家,同时,邀请了来自药学、神经生物学、神经解剖、医学技术、生物工程、数学、化学、临床神经 病、精神科学、中医学等不同领域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沙龙活动。中国科协学术部赵崇海副处长出席了沙龙活动。

     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 ECS)是指存在于脑间质组织中,细胞膜之间相互连通,结构极不规则的狭窄空隙,也被称为脑组织通道。近年来,随着研究新技术的发展与探索,人们对脑 ECS的认识更加准确而客观。目前,针对神经元生存微环境----细胞外间隙的研究,是对"神经元学说"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这为阐释脑组织通道在认知、脑 病发生发展中作用提供研究依据,为经脑间质途径给药及各类物理治疗脑病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会上,韩鸿宾教授首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沙龙项目背景、项目特点及组织原则,随后诸位专家学者围绕脑组织通道这一新空间展开研讨。利用 现代图书情报分析手段,从脑科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充分探讨脑细胞外间隙的研究历史,总结目前该领域的新技术、新研究方法、新发现及未来 的研究内容,明晰脑细胞微观环境的研究的重要性。讨论过程中,大家在轻松活跃但不失严谨的学术氛围下,各领域专家的不同观点相互交锋,激起了许多思想的火花,使得对脑组织通道的理解更加深入,使得脑组织通道的研究方法更加成熟、未来方向更加清晰。

与会专家表示,通过此次沙龙,使大家对现代医学科学体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脑细胞外间隙形态结构、生理参数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这些都着实为认知科学和脑病诊治研究提供了新空间。

本期沙龙承办单位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全程速记,将于会后整理汇编成新观点新学说沙龙文集并公开出版。来自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记者出席并进行了相关报道。

1 共 1页 

  • 京ICP备10213657号 京公网安备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